服务热线:0632-5266088
咨询热线:13906375835

医养结合

MINSHENG

医养结合

应对老龄化:医养怎么结合?

  • 点击:
  • 日期:2016-10-6 10:01:25

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问题,而我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全球老龄人口总量的1/5。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时代,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2.5亿,老龄化比例达17.6%。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

医养结合必须建立起机构间人员的协调,解决责、权、利问题,才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管理,用传统的方法不可能实现,需要“互联网+”医疗,通过物联网,把病人、医护人员、药剂、家属、陪伴人员都囊括其中,实时掌握情况、实时干预,促进整个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养老体系的生态重构,使得各类人群在各级各类保健机构享受到更加人性、便捷、适宜、合理的服务,使居家、机构、社区连起来。但难的是改变利益关系,改变期望值。

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问题,而我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全球老龄人口总量的1/5。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时代,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2.5亿,老龄化比例达17.6%。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

“未来100年,中国将持续重度老龄化。”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秘书长饶克勤近日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年会上表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加到14%,仅仅用了27年,而一些发达国家则用了50~100年,“中国老龄化还存在地区失衡、城乡倒置、女多于男、未富先老等问题。”

再过30年,中国每3个人中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每4个人中有个65岁以上的老人。过去10年间,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增加了3倍,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2.1%增加到2013年的3.4%。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疾病费用比例将占卫生总费用的6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轻健康、“价廉物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健康红利”,正快速转变为老龄化“健康赤字”,破解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医疗困局成为当务之急。

2015年11月,《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

上述文件如何落地,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老龄化前景不轻松

“中国人平均寿命延长很快,但是失能残障及需要社会和他人帮助的老龄人口比率也显著增加。”饶克勤表示,根据经合组织数据,65岁以上人口医疗费用是65岁以下人口的2~8倍。中国已进入快速健康转型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生育率大幅下降,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转变,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比例增加。

“过去20年,中国人疾病负担类型发生转变,脑卒中增加35%,冠心病增加85%,糖尿病增加60%,癌症更是显著增加,慢性病占比从1998年的20%上升到2013年的33%。不论城乡,两周患病主要病种中,高血压患病率占41%,糖尿病占11%。这些慢性病58%是由于中国人盐、糖、脂肪摄入过多引起的,很多是‘吃出来’的。”

2014年,我国门诊量突破75亿人次,住院量突破2亿人次。老年人过去10年门诊治疗利用率从27%增加到49%,住院利用率和护理需求量也在增加。“我国80岁以上老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30%,将来会成为重大社会问题;而现在的‘80后’未来进入老年后大部分都会是眼科患者。”

民生医养结合养老院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微信